近日,雄安新區安新縣人民法院對鄭某某、張某刑事附帶民事污染環境一案依法作出判決。判決鄭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張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兩刑事附帶民事被告共同承擔危險廢物處置費6.8萬余元,并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這是安新縣人民檢察院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室行使集中統一管轄權,認真履行職能,成功辦理的又一起案件,是雄安檢察機關辦理的首起刑事附帶民事污染環境案。
非法處置廢油桶污染環境
2021年10月,安新縣人民檢察院受理了一起容城縣公安局移送的鄭某某污染環境案。
2021年7月15日15時許,容城縣公安局環境安全保衛大隊聯合容城縣公安局小里鎮派出所在工作中發現:容城縣小里鎮新莊窠村鄭某某廢舊金屬收購點院內存放大量廢工業樹脂桶、廢橡膠桶、廢油桶及壓鐵機、劈桶機,收購點院內地面有污染痕跡。容城縣公安局環境安全保衛大隊在其廢舊金屬收購點現場查獲廢工業樹脂桶、廢橡膠桶、廢潤滑油桶等共計14.885噸。經某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容城縣小里鎮新莊窠村鄭某某廢舊金屬收購點疑似油性不明廢液、堆存油泥屬于具有毒性物質含量(石油溶劑油)危險特性的危險廢物,危險廢物類別為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容城縣小里鎮新莊窠村鄭某某廢舊金屬收購點疑似油性不明廢液包裝物(鐵桶)屬于含有或沾染毒性危險廢物的包裝物,危險廢物類別為其他廢物。容城縣小里鎮新莊窠村鄭某某廢舊金屬收購點院內土壤被污染。
經查,鄭某某在未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收購廢油桶,并將廢油桶劈開并壓扁后銷售,劈桶和壓桶過程中,桶內殘液散落地面,造成環境污染。經鑒定,廢包裝桶屬危險廢物,案發時,已非法處理廢桶、危險廢物共計約50噸。
溯源治理查處源頭
根據集中管轄原則,容城縣公安局于2021年8月6日提請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鄭某某,經安新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認為犯罪嫌疑人鄭某某涉嫌污染環境罪,于2021年8月13日批準逮捕。
安新縣人民檢察院審查逮捕中發現,鄭某某污染環境的行為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于2021年8月18日對鄭某某污染環境行為進行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立案,并于同日在正義網發布公告,請擬提起公益訴訟的機關或社會組織將有關情況書面反饋,公告期為三十日。針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部分,安新縣人民檢察院指導公安機關對危險廢物進行先行代處置,及時消除污染,避免污染損害擴大。容城縣公安局通過容城縣生態環境局行政處置平臺對現場疑似油性不明廢液、堆存油泥及廢包裝物14.885噸進行處置,處置花費68471元。
容城縣公安局于2021年10月11日向安新縣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審查過程中,安新縣人民檢察院按照“溯源治理”的原則,重點對危險廢物的來源進行了審查,發現鄭某某收購的廢膠桶部分來源于安新縣三臺鎮張某所經營的海綿廠,張某的行為可能涉嫌犯罪,承辦檢察官為進一步核實事實和證據,多次傳喚張某,調取了環評報告以及危險廢物處置合同等相關證據,對其經營的海綿廠進行了實地勘察,對廠區內危險廢物貯存間及廢金屬桶等證據進行了固定。取得相關證據后,于2021年11月4日向容城縣公安局發出補充移送起訴通知書,容城縣公安局于2021年11月9日將張某污染環境案向安新縣人民檢察院移送起訴,安新縣人民檢察院于當日受理。
懲治犯罪恢復生態
2019年至案發,犯罪嫌疑人張某將自家經營的海綿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漆桶、廢膠桶等危險廢物,在明知鄭某某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為少繳納危險廢物處置費,將這些危險廢物出售給鄭某某,數量超過3噸,非法獲利4.6萬余元。檢察干警在實地勘查中發現,張某生產車間內仍有大量廢金屬桶沒有按危險廢物處置要求規范處理,也沒有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備案登記,根據調查結果,建議公安機關對生態環境損失情況補充證據。
2021年11月,經訴前公告程序后,安新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向安新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鄭某某、張某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承擔環境侵權民事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責任并公開賠禮道歉。經過法庭審理,法院支持了檢察機關全部訴請,目前被告人已經全部支付了危險廢物處置費。
本案中安新縣人民檢察院充分發揮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室集中管轄的優勢,實現刑事檢察與公益訴訟同步審查,充分發揮溯源治理的優勢,將追訴漏犯、補充證據、清理廢物、消除污染同步進行,既提升了辦案效率,又節省了司法資源。通過指導公安機關進行行政代處置,在固定好犯罪嫌疑人違法犯罪證據后,及時將危險廢物進行處置,避免了生態環境污染的擴大,有效保護了白洋淀流域的生態環境。以“溯源治理+生態恢復”的司法理念為指引,通過追訴出售者,從源頭上制止了危險廢物的流出,通過承擔民事責任,讓破壞者變成修復者,實現了刑事懲罰、環境修復、警示教育三位一體的辦案效果。
近年來,雄安新區檢察機關始終把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強化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的發力點,不斷優化提升檢察工作,為建設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相融的生態城市打造更多更優更實的法治產品和檢察產品。2021年6月16日,河北省首家專門從事生態環境檢察工作的檢察室——安新縣人民檢察院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室正式掛牌,集中統一管轄雄安新區范圍內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類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案件,用法治力量護航白洋淀生態治理,在白洋淀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方面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